南海網文昌1月23日消息(南海網記者符澤亢)每年農歷臘月的最后一天晚上(除夕)與春節(jié)(正月初一)首尾相連,是人們辭舊迎新的日子,這一天,南海網記者在海南省文昌市的普通百姓家,體驗了過年的風俗習慣。按照文昌的風俗習慣,除夕要做的事情、要講究的禮節(jié)還真不少,不過再忙再累也不能生氣發(fā)火。除夕夜更是不眠夜,大人小孩邊看春晚邊守歲,期盼著來年能有好福氣。
貼春聯、做年糕百姓家甜甜過年味
無論你重不重視過年習俗,大年這天上午,貼春聯是必不可少的。年輕人貼對聯都喜歡用雙面膠,透明膠帶,老輩人可都是自己打漿糊。
“每年春節(jié)我們全家都會回老家文昌過年,從小到大,每一年大年三十中午吃完飯之后,我和爸爸就會貼春聯。”1月22日,文昌市文城鎮(zhèn)下東鄉(xiāng)的符健凱回憶起小時候過年的往事,記憶猶新。
符健凱說,在挑選春聯時,特別是正堂室大門的春聯,最能反映一個家庭對未來生活的企求,因為老百姓一般都通過春聯來表達他們對未來的企盼和祈求,而“福、祿、壽、財、喜”就是人們最普遍追求與表達的夢想。在海南文昌普通百姓家,他們貼的春聯都無不飽含著對來年的祈禱與企求:窮人希望來年能發(fā)財;當官的人希望來年能升遷;富人希望能平安健康;而更多的人都希望年年有福,有喜……
每年農歷臘月的最后一天,文昌人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做年糕的習慣,表示新一年的日子會過得一天更比一天好。大年還沒有到,他們就已經備好了制作糖糕的料,如花生、芝麻、爆米花、沙紅等。有的在年夜飯前已經做好,有的在年夜飯開始忙碌著做,并將密封好。
“這個時候,小孩子也會幫手,團聚的一家人也可以趁著這個機會拉家常。”符健凱說。
文昌人做年糕,除了供奉祭祀,自己用吃外,還贈送親友,并祝福親友在來年的日子過得一天更比一天好。大年初一,鄰居互相拜年時,都拿出糖糕招待,并互相祝福新的一年日子會過得比糖還甜蜜。如今在商店里時時刻刻都有各式各樣的糖果、糕點出售,食用也非常方便,但文昌人還是喜歡自己動手制作“糖糕”,也稱“糖恭”。
肥閹雞拜祖燃炮竹迎春接福
海南有句歇后語“三十晚上-刀砧不得閑”。因為在海南,無論多拮據的人家,臘月三十,借錢借米也要殺雞殺鴨,紅燒肉、豬蹄子、葷菜、素菜七大盤八大碗的擺滿香爐前的八仙桌子祭祖,文昌人過年,至今還保存著延續(xù)了上千年的風俗習慣。文昌人無雞不成年,一過中秋,家家戶戶就開始圈養(yǎng)文昌雞,因為從初一到十五,家家的餐桌上肯定都少不了白斬雞這道菜。
除夕這天,許多人家院子里都會擺上一張八仙桌,正中擺一只今年家里養(yǎng)的最肥的“閹雞”,兩旁則滿滿地擺著豬肉、“咸魚對”、“紅蛋”和飯團等東西,然后由家里的長者行祭祖儀式,待儀式完畢,燒完紙錢放完鞭炮后,一家老小便圍坐在一起吃年飯。
符健凱介紹,在文昌,從除夕晚上開始,家家都會點燈,而且屋屋有燈,晝夜不滅,一直至初四天亮。“這也是我們說的‘發(fā)燈’,因為文昌話里‘燈’與‘丁’同音,寓意‘添丁發(fā)財’”。
不僅如此,在文昌,人們不論是祭拜眾天神還是敬拜先祖,都要燃放爆竹,其目的是祈望得天保佑,同時也告訴自己的先祖?zhèn)儯訉O們如今過上好日子了,不僅有肥雞吃,而且還年年有“魚”,尤其是三十夜,不少人“守歲”,徹夜不眠,直至初一降臨,這時,按照時辰,家家戶戶爭相燃放過年喜炮,意為“迎春接福”。
文昌人最喜燃放“萬三三”響的喜炮,“萬三三”在海南話中之意是“多多”或是“很多”。誰家燃放了“萬三三”,而且燃放的最多,誰家的收成也一定會很多,盈利也會最多。因此,海南人燃放爆竹不僅是肯定過去一年的成績,表達了自己對生活充滿了信心,而且還表達了對未來美好生活的祈禱與祝福。
責任編輯:汪洪新海南手機客戶端
用微信掃一掃南海網手機客戶端
用微信掃一掃南海網微信公眾號
用微信掃一掃南海網微博
用微博掃一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