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全民健身熱潮來襲之時,“1億人在假裝健身”的說法成了輿論場上熱議的話題。這個“1億”的數(shù)字到底怎么來的?
圖片來源網(wǎng)絡
據(jù)“上游新聞”報道,某互聯(lián)網(wǎng)平臺日前發(fā)布了《2019運動消費趨勢報告》,結合國家統(tǒng)計局給出的“近4億人經(jīng)常參加體育鍛煉”這一數(shù)據(jù),綜合測算出中國有1億人在“假裝”健身。
換言之,這些人“買了運動裝備卻很少運動,辦了健身卡卻很少去健身”。
跑步機閑置,用來掛衣服。圖片來源網(wǎng)絡
【“一億人假裝健身”說明了什么】
問問周圍,很多人情況也是如此。有朋友就勸我,家里買跑步機,一定要買帶長扶手的。為啥?這樣的話將來可以用來晾衣服。言下之意就是,你肯定堅持不了經(jīng)常跑的。
假裝健身背后是對健康的追求。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,越來越多人關注關心身體健康,所謂一病毀所有,誰也不愿意在這么好的生活環(huán)境中病懨懨的。不光不生病,還得身體棒,身型好,倒三角、馬甲線、八塊腹肌,人人羨慕。各種健身勵志人物、故事,都是點擊率很高的熱門話題。
為什么要假裝健身?出于毅力不夠、時間不夠等原因,難以堅持長期健身。因此產(chǎn)生一種焦慮,焦慮誘導出各種假裝,結果變成一種自我催眠:我辦了健身卡,就會去健身,就會變得身材好、身體棒。
再有十幾天就是2020年了。按照此前國家體育總局規(guī)劃,到2020年經(jīng)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(shù)應該達到4.35億。要想達到這個目標,每個人都得努力,社會也得關注。
首先,健身的結果是美好的,但過程是枯燥的,必須耐心、科學地堅持下去,加強自律,控制飲食,才能讓自己身體強健起來。之前清華大學有句口號:為祖國健康工作50年。為國家健身是一方面,從另一方面看,身體是自己的,自己身體好,心情愉悅,還不給家人增添負擔,多好!
另外,很多人無法堅持健身是因為工作太忙,尤其是在奉行“996”文化的企業(yè)里,上一天班下來筋疲力盡,回到家就想往床上一倒,哪里有精力去鍛煉?對此,還是呼吁社會各界,呵護職工身體健康,切實保障員工休息權。
如此雙管齊下,相信“1億人假裝健身”這樣的新聞就不會再出現(xiàn)了。(人民日報海外版 熊建)
【1億人在假裝健身?不只是因為偷懶!】
盡管這個計算方法存在爭議,但有很多人在“假裝健身”,應該是個不爭的事實,否則這個話題也無法引起廣大網(wǎng)友的共鳴。筆者自己也曾購買過小區(qū)里一家自助式健身房的年卡,但由于懶惰或忙碌的緣故,辦卡之后幾乎沒去健身過。在我的潛意識里,辦卡或許激發(fā)了健身的儀式感,確認了自己的“健身愛好者”身份,但我的實際行動反而遠離了辦卡的初衷。
但是,在看到“假裝健身”這個概念之前,筆者并沒意識到自己在健身上浪費了金錢。從此事引起的網(wǎng)友共鳴來看,有類似感受者不少。到底是何種因素促使人們“假裝健身”呢?
首先,不排除其中有很多跟風健身的人。近年來,隨著國民健康意識的提升,以及平價健身設備和場所的普及,健身成為城市居民尤其是年輕人的新時尚。其中固然有熱衷并堅持健身的人,但也有人只是搶個時髦,盲目跟風而已。這些人既對體育運動缺乏興趣,也沒有強烈的健身觀念,但囿于周邊環(huán)境的影響,就容易盲從健身風潮。他們屬于健身者中意志最薄弱、興趣最冷淡的人,逐漸成為“假裝健身”者也不足為奇。
再者,懶惰與忙碌也是“假裝健身”群體增多的重要因素。客觀來說,這類群體還是有一定的健身觀念的,也確實希望通過有規(guī)律的運動來強身健體,但繁忙的工作與生活壓力,時常讓人難以脫身,很多人下班后只想好好休息。當然,懶惰情緒也時常在其中作祟,“夏天怕熱,冬天怕冷”時常成為偷懶者的借口,但歸根結底,還是缺乏抵制惰性的決心,沒有堅強的意志。
其實,要克服“假裝健身”的問題,還是要從根本上了解健身知識、尊重健身規(guī)律,并且學會量力而行。前者往往與養(yǎng)生觀念、康健理念密切相關,近年流行的“年輕人用保溫杯泡枸杞茶”之類的話題,也從側面證明了年輕人愈發(fā)重視身體健康。但是,僅靠一腔熱血是不夠的,要從“假裝健身”的泥潭里跳出來,關鍵還是量力而行,掌握科學的健身方法與技巧,知道自己最需要哪些方面的健身,以及如何實現(xiàn)健身目標。比如,有人需要通過健身來減脂,有人要通過健身來塑形,二者的訓練方法并不相同。
當每個人都找到自己的健身方向后,才能更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。畢竟,現(xiàn)實的需要與濃郁的興趣,是促使自己養(yǎng)成健身習慣的最佳因素。從盲目跟風而健身,到有針對性地科學健身,這個過程或許是我們健身觀念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。想必,在不久的將來,“假裝健身”將會成為一個偽概念,有序而專業(yè)的健身將會成為多數(shù)人的選擇。(中青評論 黃帥)
【“1億人假裝健身”,間歇式努力該停了】
“1億人在假裝健身”其實就解釋了,購買大量運動服和運動設施、在健身房自拍等等,并不意味著人們真的開始并且堅持運動了?;蛟S是受了身邊人的帶動、網(wǎng)紅美麗身材的激勵,人們決定運動,并為此做準備。但是,很多人只運動了一兩次,就將運動設備束之高閣,重新做回“沙發(fā)土豆”。這實際上是一種“間歇式努力”。
“間歇式努力”是指看到雞血文或雞湯文,就會偶爾努力一下,以掩蓋自己內(nèi)心不安的生活方式。除了健身以外,人們做出的“間歇式努力”還有很多:看書、考證、學習某項技能等等。“間歇式努力”往往只是3分鐘熱度,它表示人們曾有改變和努力的決心,但缺乏堅持下去的毅力,所以并不能帶來真正的改變。三分鐘熱度一過,躊躇滿志的人又變成了“混吃等死”的人。
與其“間歇式努力”,不如沉下心來,仔細想想自己的興趣所在,以及未來的人生目標。給自己定制相應的短期目標,方便落實。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,可以用更強大的精神動力讓自己堅持下去。防止“間歇式努力”,也可以采用打卡的方式,督促自己。但是記得提醒自己,別讓打卡變成單純的自拍,也別把打卡當成朋友圈炫耀的資本,而是當成督促自己堅持的儀式。別去隨波逐流,拒絕盲目吸收“雞湯文”的洗腦,讓“間歇式努力”少一掉,長期式努力多一點。(紅網(wǎng) 夏子惠)
【為“假裝”健身的1億人加油】
人們確實有種種理由與堅持鍛煉擦肩而過,比如工作太忙、路程太遠、天氣不佳、心情不好等等。再說即便窩著不動,不代表就沒有其他鍛煉的方法。加班搬磚、留言抬杠、笑出腹肌,聽上去照樣動感十足,對吧?
其實,關于假裝鍛煉的說法,相信并非真正健身愛好者在炫耀,更多是不經(jīng)常鍛煉的人們在自嘲。想一想,我們幾乎或多或少都有在健身方面有過類似的沖動消費。尤其是中年人,不定期涌出換個活法的壯志時,每每不謀而合:我要學門手藝,或者我要鍛煉。
換個角度想,“健身偽裝者”并不該為葉公好龍而受到揶揄,反而應給予更多掌聲才對。近三四年來,雖然國內(nèi)體育消費以平均每年近40%的速度迅猛增長,但從國家體育總局的數(shù)據(jù)不難看出,中國的體育人口依然只占少數(shù)。假裝健身人群,正是優(yōu)質的潛力股,他們既有鍛煉的沖動,也有這種決心,更有提升體質和提高生活品質的需求,或許只差一兩位好友的督促陪伴,鼓勵自己下次繼續(xù)邁開步子。
經(jīng)濟發(fā)展到一定階段,無論作為一種消費,還是一種生活方式,體育運動都將不可阻擋的普及,甚至可預料的井噴。將假裝健身的人拉一把,成為真正愛好者;再將不愛運動的人,引導為有一定鍛煉沖動的“健身偽裝者”……無論發(fā)展體育產(chǎn)業(yè),還是建設體育強國,都免不了一個滾雪球的過程。在這個過程中,假裝健身的人越多,越發(fā)證明中國的體育事業(yè)是座富礦,前景一片光明。(長江日報 陳開)
你怎么看?
來源:人民日報海外版、中青評論、紅網(wǎng)、長江日報(略有刪節(jié))
責任編輯:周玉敏新海南手機客戶端
用微信掃一掃南海網(wǎng)手機客戶端
用微信掃一掃南海網(wǎng)微信公眾號
用微信掃一掃南海網(wǎng)微博
用微博掃一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