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南年俗在民族文化融合中多姿多彩
“鬧年”歡樂模式多
儋州中和鎮(zhèn),當(dāng)?shù)厝罕娢椠堲[元宵。 海南日報記者 陳元才 通訊員 朱鼎甲 攝
文\海南日報記者 梁君窮
對中國人來說,過年既是一年之終,也是新年之始,人們需要通過各種儀式來定位人生旅程的一個新坐標(biāo),或是總結(jié),或是希冀,因而產(chǎn)生了形式多樣的年俗。
全國各地的年俗既有共通之處,也帶有各自獨特的文化脈絡(luò)。在海南,人們把春節(jié)俗稱為“做年”或者“到年”。除了正兒八經(jīng)的祭祖、打塵、吃圍爐,這里的冬季氣候宜人,讓孩子們能放開了“鬧年”,便形成了海南諸多的特色年俗。
古來年俗多熱鬧
在海南島上,既有黎族苗族等少數(shù)民族的風(fēng)俗,也有漢家的習(xí)俗,在不同民族的文化融合中,海南的年俗,豐富雜陳,更顯多彩多姿。
今年的立春節(jié)氣在春節(jié)之后,而很多年份也會在春節(jié)之前。在古代,若是立春在大年初一之前,海南歡樂的年俗往往從立春日便開始了。在大年初一之前,會先有迎春日,這一天,府縣(現(xiàn)??诟?的大小官員都會到府城東郊的迎春館,在這里進行迎春之事。
城里各個街坊的老百姓都匯聚于此,有表演雜劇的,有說書講故事的,一派熱鬧景象。等到該走的祭祀程序都走完,人們便開啟了歡樂模式,城鄉(xiāng)內(nèi)外、無論男女老少都匯集在街道上,看著土牛自河口街出,從西門或南門被牽入府城。此時大家都紛紛拿出豆谷拋灑,相傳此舉可以消壓痘疹,也就是預(yù)防天花。
迎春日這天,人們還會用面餅裹著生菜和肉品做成春餅,相互贈送。過年前,還會以糯粉拌蔗糖或灰汁,蒸成春糕,厚約五六寸,既可以用來祭祖,也可當(dāng)作年茶點心互贈??梢娤啾扔诮裉煲恍┠贻p人整天宅在家里玩手機,古代海南人過年更為外向,更重視社交。
正月初三,還有“釘赤口”的習(xí)俗,本意是在初三這天禁口舌是非,畢竟古人知道禍從口出的道理。但是大好春光里,怎能只宅在家里,正如《儋縣志》中所記載,人們“略敘飲宴, 群邀漁獵, 謂之‘斗口’。”
初六之后,人們喜歡掛“天燈”,在兩三丈高的竹木上掛起燈籠,徹夜明亮。城鄉(xiāng)各處還喜歡做秋千,用四根木頭兩兩相交叉為架,高而垂下者為女秋;兩木如柱,兩孔橫架,短而翻轉(zhuǎn)者為男秋。
此外,從初六到正月十五,明代之時人們每夜還要群游、放煙火、環(huán)街出迷燈和用糯粉制成元宵相送。古人過年,這夜夜的燈火不盡,好一派熱鬧的“夜間經(jīng)濟”繁榮景象。
??诟桥e行“裝馬匹”巡游活動慶元宵。 海南日報記者 張茂 攝
文娛體育添年趣
日前,文昌市發(fā)布消息,2020年文昌市農(nóng)民九人制“迎春杯”排球賽、迎春晚會、慶春節(jié)體育系列活動已經(jīng)明確安排上了!過年期間,除了走親訪友,吃吃喝喝,群眾賽事舒展筋骨、文藝晚會一展才藝,也是海南人民特色的年俗娛樂。
在文昌,過年意味著排球賽的開始。城鎮(zhèn)、學(xué)校、村委會,哪怕是一個農(nóng)家小院,都能見到打排球的場景。俗話說“臘月二十四,撣塵掃房子。”在文昌,除了要打掃自家的房子內(nèi)外,還要將村里的排球場地收拾干凈,并更換已經(jīng)損壞了的排球設(shè)施。
在臨高,人偶戲表演成為當(dāng)?shù)匾粋€特色年俗。對于當(dāng)?shù)鼐用駚碚f,過年聽人偶戲是傳統(tǒng)。夜色降臨,晩飯之后,村中老老小小,搬著凳子來到村里的小廣場上,等待好戲開場。
“我小時候最喜歡過年和長輩一塊看戲,雖然現(xiàn)在娛樂方式多了,但那種歡樂的感覺讓人難忘。”臨高和舍鎮(zhèn)先光村村民林育承說,戲臺底下,全場人脖子伸得老長,兩眼直直地盯著看,年長的還搖頭晃腦,嘴里念念有詞,不大懂聽?wèi)虻男『⒆右脖贿@花花綠綠的木偶吸引著。
當(dāng)然,在海南過年不能不說的文藝表演還有瓊劇。過年時的廟會、祠堂祭祀、女兒回娘家的日子,海南人都喜歡請瓊劇團去表演,經(jīng)常一連搭臺唱幾天大戲,村里的空地或是戲臺便成為春節(jié)期間最熱鬧的地方,往往是剛吃上晚飯,就有村民帶著小板凳前來占座,近距離一覽名角風(fēng)采。
在??诟堑貐^(qū),“裝馬匹”是當(dāng)?shù)貍鞒袛?shù)百年的傳統(tǒng)習(xí)俗。以前在府城地區(qū),人們會在元宵節(jié)當(dāng)天,化裝成古代戲劇中的人物騎馬巡游、拜年,祈求平安,一是寓意驅(qū)邪揚善,二是彰顯本地的富足。
古時候的“裝馬匹”只是由人騎著高頭大馬扮演各類人物上街巡游,如今演變?yōu)橛刹势臁⑽瑾{、馬匹與腰鼓四支隊伍組成,曾經(jīng)的高頭大馬也演變?yōu)榻裉斓氖滞栖嚮蛉嗆嚒?/p>
各地年俗多奇趣
“客至不設(shè)茶,唯以檳榔為禮。”古時候,海南人把檳榔作為上等禮品,認為“親客來往非檳榔不為禮”。在陵水,過年也少不得檳榔的身影,過年之前,陵水人都會準(zhǔn)備好許多檳榔,把檳榔切成四瓣,然后再把一種吃檳榔時專配的蔞葉涂上特制的醬料后疊成小三角。
大年初一,每見到一位長輩,晚輩就會拿出兩小瓣檳榔配上一個“小三角”放在手心,然后雙手捧著,一邊說“新年好”一邊恭恭敬敬地遞過去。長輩笑著接過檳榔,就等于接受了晚輩最誠心誠意的祝福。
元宵節(jié)“游公”是陵水人的傳統(tǒng)習(xí)俗。當(dāng)?shù)乩先藗冋f,過去每年正月的十三至十六是元宵節(jié)的“游公日”。這四天的晚上,陵城附近的四個宗廟所奉供的“公”將分別出游。各廟“公”的賢子賢孫們肩抬木頭雕成的“公”,手執(zhí)多彩多姿的燈籠,走街串巷游行,活動一般從晚上8點左右開始,至第二天早上才結(jié)束。
而在五指山地區(qū),別有逸趣的年俗便是“牛灌酒”。大年初一早上,主人“請”家里的牛“喝酒”,用木勺舀取糯米酒,一把灌入???,待牛有了醉意,主人便將其放歸山林,自由活動,直到來年開春才去將牛尋回,以此感謝牛在一年中的辛勤付出。
在瓊海,還有炒赤口的習(xí)俗,即將初一吃剩的飯菜炒食。清代嘉慶《會同縣志》記載:“至初三,釘赤口,取除夕所余飯肉并元旦余飯,合于釜中炒之,合家傳食,謂之‘炒赤口’,亦曰‘炒蟻’。”邊炒邊念:“炒赤坑,炒赤窟,炒它蹲在坑里無法出。”意即希望這一年不要有口舌的是非。
此外,海南的年俗還有儋州調(diào)聲對唱,保亭的“上刀山”,在三亞人們喜歡逛花市,黎族同胞喝守戶酒……海南各地的年俗說起來大同小異,“大同”是海南與大陸文化同屬一個根脈,“小異”則因海島的特色而別具精彩,也讓海南有了更具特色的年俗旅游資源。
責(zé)任編輯:鄧潔儀新海南手機客戶端
用微信掃一掃南海網(wǎng)手機客戶端
用微信掃一掃南海網(wǎng)微信公眾號
用微信掃一掃南海網(wǎng)微博
用微博掃一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