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生于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。小時候,家里日子窮,一年的吃穿,都讓父母害愁。記憶中,我們一家九口人,填飽肚子都成問題。白面、豬肉是稀罕物,不過年,不過節(jié),難得吃上一會。一日三餐,玉米、地瓜是主食,白菜、蘿卜、咸菜是餐桌上的“美味佳肴”。
小學三年級,老師布置了一篇作文《你最大的夢想是什么?》我想都沒想,天真地寫下了這樣的愿望:我希望將來天天吃白饅頭,頓頓有豬肉,一年四季有新衣穿。老師的批語是:夢想很簡單,也很樸實,很快就會實現(xiàn)。
1983年,改革的春風吹到了家鄉(xiāng)。農村實行了聯(lián)產承包責任制,分田到戶,給農民吃了“定心丸”。父親憋足了勁,帶著一家人,汗珠子甩八瓣,起早貪黑地管理好責任田,這一年,糧食獲得大豐收。打下新小麥后,母親楊凈曬干,推到磨坊磨成面粉,蒸了一鍋白花花的饅頭。一家人吃著白面饅頭,就著豬肉燉粉條,流露出幸福的滿足感。家中有了糧,母親變著法地改善生活,白面饅頭、豬肉水餃、手搟面我上初中時,經常跟著父親上山勞動,挑水、打藥、割稻谷、刨花生、剝玉米,體驗著勞動的辛苦和快樂。年底,父親高興地眼睛迷成一條縫,把嶄新的錢甩得啪啪響,吐沫涂在手指上,一遍又一遍地點著錢,興奮地宣布:“今年我們家純收入一千多塊吶!高興吧!”
我喜不自禁,以我們家為素材,寫了一篇《改革春風進萬家,汗水澆出幸?;ā返奈恼拢l(fā)表在地方黨報上。編輯加了編后語:從一個家庭可以看出,分田到戶,給農民吃了“定心丸”,極大地激發(fā)了農民種糧的積極性。相信,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,農民的日子一定會越來越好。
90年代后,我們家的日子芝麻開花節(jié)節(jié)高。一家人八仙過海,各顯神通。大哥腦瓜靈活,買了一輛運輸車,走南闖北跑生意,年收入上十萬。大哥率先在村里蓋起了“小洋樓”,搬家那天,大哥家里鞭炮齊鳴,看熱鬧的人擠滿了院子。大哥一邊撒喜糖,一邊亮開高嗓門,興奮地說:“瞧瞧,俺家的小洋樓,一點也不比城里人差吧,咱農民趕上好社會啦!”
大哥發(fā)自肺腑的話語,讓我有感而發(fā),連夜趕出了一篇新聞特寫《農民住上“小洋樓”》,發(fā)表在省級黨報上。村里的老支書,還把那天的報紙張貼在“閱報欄”里;鼓勵村里人向大哥看齊呢。
取消了糧食收購任務,農民不僅不用再交公糧,而且可以領到種糧補貼。二哥如魚得水,種了五十多畝的地,買了收割機、脫粒機、澆水機,種糧實現(xiàn)了機械化,收入成倍增長。二哥感慨地說:“土里也能生金,是黨的惠民政策,讓咱們農民有了施展才能的廣闊天地”。
之后,國家更加關注民生。實行了新農合,解決農民看不起病的難題。母親的身體一直不好,過去,住一次院就要花幾千元的醫(yī)療費,都是自掏腰包。如今,母親看病有醫(yī)療保險和大病保險,自己幾乎掏不了幾個錢。不但這樣,國家對六十歲以上的老人發(fā)放補貼,母親每年能領到近兩千元呢。母親逢人便說:“國家對老百姓這么好,俺要活到一百歲。”
2015年,我經過多年的打拼,在城里買了一套120平方米的樓房,告別了五十平方米的簡易出租房。我把搬家的日子定在國慶節(jié)。那天,家里熱鬧非凡,家人、朋友、同學,歡聚一堂,祝賀喬遷之喜。酒宴之上,我和妻子懷著喜悅的心情,為大家合唱了歌曲《我和我的祖國》,表達了對黨的感激之情,為黨的生日獻禮。我寫的散文《國慶節(jié),我搬家》,發(fā)表在一家雜志上。
比我們更幸福的是下一輩人,如今,我的四個侄子三個侄女,抓住改革開放的機遇,有的辦起了食品加工廠,有的開起了農村淘寶店,有的利用新農村建設的優(yōu)勢,開起了“農家樂”。他們不用父母掏一分錢,相繼買上了新轎車。
筆端生情,我要用手中的筆,謳歌偉大的新時代!
責任編輯:邱苗新海南手機客戶端
用微信掃一掃南海網手機客戶端
用微信掃一掃南海網微信公眾號
用微信掃一掃南海網微博
用微博掃一掃